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中国吃的文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

主题

950

帖子

1150

积分

高级会员

实话实说

Rank: 5

积分
11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21 23: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恐怕是“吃文化”最悠久的国家了。不要说菜的做法博大精深,就连菜的名字也是五彩缤纷。吃文化会直接反映在菜名上,给菜起名字很有讲究,一个雅名也许可以成为一个绝句妙语,令人反复品评;一个巧名或许就是一个生动传说,令人拍案叫绝;一个趣名可能包涵一个历史典故,使人回味无穷;即便是一个俗名,也许就是一个谐趣笑谈,却可以逗得你前仰后合,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给菜命名主要是根据料、味、形、质、色、时令、烹调技法、地名、人物、典故、比喻、寄意、抒怀、数字等。下面就是归纳而成的菜名:以料命名:荷叶鸡、鲢鱼豆腐、羊肉团鱼汤。以味命名:五香肉、怪味鸡、酸辣汤。以形命名:樱桃肉、太极芋泥、菊花鱼。以质命名:一口酥。以色命名:金玉羹、玉露团、琥珀肉。以时令命名:冬凌粥、秋叶饼。以烹调技法命名:滑熘里脊、粉蒸肉、干炸带鱼。以地名命名:北京烤鸭、南京板鸭、涪陵榨菜。以人物命名:东坡肉、文思豆腐、宫爆鸡丁。以典故命名:柳浪闻莺、掌上明珠、阳关三叠。以比喻、寄意、抒怀命名:通神饼、龙凤腿、龙眼包子、麒麟鱼、鸳鸯鱼片、蚂蚁上树。以数字命名:一窝丝、二色脍、三不粘、四美羹、五福饼、六一菜、七返糕、八宝饭、九丝汤、十远羹、酒醉十三蚝、二十四气馄饨、五彩牛百叶、八宝三味梨、百鸟归凤、千层糕、万年紫鲍。 </P>
<>                         宴会也有各种命名,比如:全鱼席、全羊席、全鸭席、全素席、满汉全席、燕窝席、熊掌席、鱼翅席、海参席。寿宴、喜宴、除夕宴、避暑宴、迎春宴、孔府宴、百鸡宴、千叟宴,不胜枚举。 </P>
<>                         “吃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恐怕就是菜的造型了。而谈到造型就必须要谈到刀工,中国菜的刀工主要有切、批、斩等;刀法主要有直刀、平刀、斜刀、奇立刀等,可将原料做成块、段、条、丝、片、丁、粒、茸、末、泥等形状;现代中国的刀法名称已不下200种。 </P>
<>                         而菜的造型既要“重形”,也要讲色彩效果。原则是必须体现食物原料的本色,并且与配料颜色的搭配要合理。在烹饪制作过程中食物常发生变色,要保持原料的本色或者改变原料到预定的颜色,都是创作的难题,这就要有高超的绝技了。 </P>
<>                         其实雕瓜、画卵、面塑等造型绝技自古就有。如《烧尾宴食单》记载,用面塑蓬莱仙人70个人笼蒸成;《春明梦余录》记载,水果盘用荔枝120斤、枣柿260斤粘砌而成;《清异录》记载,尼姑梵正用各种食物仿20处景做出大型的盆景;五代吴越地区用鱼片腌制发酵做成牡丹花,不能辨出真伪。且来看看陆游谈吃的几句诗:“梅青巧配吴盐白,笋美偏宜蜀豉香。素月对银汉,红螺斟玉醪。染丹梨半颊,斫雪蟹双螯。黄甲如盘大,红丁似蜜甜”。可见,古人在“吃文化”上的造诣已不亚于今人。</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喷墨论坛 ( 沪ICP备05013984号

  

GMT+8, 2025-4-5 23:47 , Processed in 0.0937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