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72|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新手必读-摄影入门6大基本概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主题

183

帖子

1863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 20: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光圈景深的关系" K* l9 Q; [1 E9 d; |) c
" o+ x- x" j+ B% N
    随着数码时代到来,很多朋友都用上了DC也就是DIGITAL CAMERA 数码相机,数码相机也凭借其便利的使用,或超薄或超绚或超专业的外型已经抢夺了传统相机的半壁江山!
    虽然DC已经深入民心了,但是很多朋友对相机技术和专有名词却不是很明白,所以也就造成了很多朋友,买机器第一句话就是问“你的相机是多少W象素的拉”等等这些不是太专业选购的话!所以我想做个相机技术知识普及的系列报道,好让不了解相机的朋友将来买相机可以多和商家侃侃,让他们不能轻易用”象素“来左右你的口袋中的MONEY,也让稍懂点的朋友更加的深入了解!那么首先我们从"光圈景深的关系"来讨论吧!
    首先我们来谈「光圈」,光圈的是一组制作在镜头里面可以活动的叶片,藉由控制光圈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光线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相机内光量的多寡。一般在拍照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都是藉由调整「光圈」与「快门」的大小组合,来完成一张相片的曝光。「快门」我们留到下一堂课中来研究,在这里老师要请大家有空时背一下下面的光圈数值:
f1.4 /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16 / f22 / f32
   上面的光圈数值,是我们一般相机镜头上常用的光圈值,其中号码越小的光圈( 例如f1.4)它的进光量会越大,相对的光圈号码越大(例如说f22)的进光量反而小。所以一般我们在说大光圈时,就是指号数越小的光圈值,这点初学者时常会搞混。
    在每一组邻近光圈的数值差一格,例如1.4 与f2两个光圈差了一格,f5.6与f8两组光圈间也是差了一格。每一格光圈的进光量都是以倍数成长,例如f4的进光量是f5.6的一倍,f2.8又是f4的一倍,这样倒算回去,f2.8的进光量就是f5.6的四倍了。其实不会算这个没有关系,目前你只要知道光圈每一格之间光量的差距是一倍就可以了,另外就是把上面几个光圈值花点时间记下来。
   接下来我们要来谈谈「景深」,景深所指的是当我们对焦完成之后,在底片上呈现完全清楚(也就是说不会模模糊糊的样子)的距离范围。景深的大小与镜头焦距的长短、光圈的大小以及摄影的距离有密切的互动关系。通常镜头焦距越长(例如说是长镜头)、光圈越大、摄影距离越近,景深就会越浅;而镜头焦距越短(例如广角镜头)、光圈越小、摄影距离越远,景深也就会跟着变深。
    每一支焦聚、光圈大小不同的镜头,它的景深变化都会不一样。在大部分手动的镜头上常会刻有景深表供使用者来判断,而自动对焦的镜头则大多是使用了简化的景深表。在我们的初级课程中并不教大家如何看景深表,一来是学起来乏味,二来是一般拍照的人真的很少在查这个功能。
- A) b+ D9 |5 Y7 ^/ a4 u7 J# q    由于景深对于一张照片的影响非常重要,所以在这个课程中要大家自己体验一下在使用不一样的光圈和镜头时,会有怎样的景深变化。在熟悉自己常用镜头在景深上变化的表现后,以后拍照才能更得心应手。 ( q4 i+ V2 i! A7 ^
    首先需要一位模特儿来跟自己配合一下(找自己的亲朋好友就行啦,美丑别挑剔,我们现在作的是光圈景深练习课程,不是在拍写真),然后找个背景较具变化的场地(例如在公园),将相机接上快门线架在三角架上。因为待会我们在使用小光圈拍摄时,快门的速度可能会拉的很慢,如果没有使用三角架拍摄,可能会得到晃动的画面。 / P. X* @6 s" e- ]  }0 c8 G$ I+ {
    接下来准备好一张纸笔来做纪录用。首先装上你常用的镜头,检查一下镜头光圈值从最大到最小的范围,然后将它记录起来。以我们这次的镜头为例,从最大光圈f2.8开始、然后是f4、f5.6、f8、f11、f16。7 x: g; G4 @, Q  p% L8 D" X
    请模特儿就定位之后,我们就要开始拍照了,使用自动相机的人可以把相机切换到「光圈先决」模式。一开始我们从最大光圈开始拍起,然后依序调整光圈,一直拍到最小的光圈为止,一边拍别忘了一边要记下你拍摄时使用的光圈值。使用自动相机的人因为可以交给相机来测光,所以只要依序变动光圈就可以了。使用手动相机(像是FM2)的人就要自己变化合适的快门值来配合每一段光圈,反正就是先设定好光圈,再寻找可以曝光OK的快门就对了。至于不知道如何使用「光圈先决」、或是不会作正确曝光的人,请翻阅自己相机的使用说明书,里面都会教你怎么作的。 3 J5 k- C$ K, Z1 }* P
  其实很简单的一句话,大光圈长焦距往往适合人像和静物的拍摄,可以造成浅景深的效果,也就主题清晰,背景虚化的效果,而一般来说,MM时尚机器都不是很容易做到,但是焦段略长,诸如10X焦的DC就能做到的效果了。。。
, u' e1 `( R$ d4 S# U
$ A; t0 K" f1 e% s未完待续....
7 I0 C7 q+ t9 W4 M- U' S; P下一章:; A0 u  a+ n! C- \
第二章 快门的初识

! M) R2 F' ]) l% a' f& a
, n5 U) ]1 i. a# |3 z* p  P2 ]0 Y) |/ P

$ `+ f# y- Z( q/ G1 t  d2 i; I: u& b" u. l# n6 _# n
[ 本帖最后由 fulida 于 2007-10-29 16:06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丽达数码图文影像
QQ:397149652
探讨喷墨与影像技术,共同进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5

主题

719

帖子

8089

积分

喷墨大虾

~达到大道~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089
2#
发表于 2007-10-6 15:32:17 | 只看该作者
7 I- ]. S7 @$ R* o: G# h: \
3 F! b$ e1 [1 C; k; d- c) e
      现在大多都是傻瓜机---这些东东了解下即可~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1424

帖子

7724

积分

喷墨大虾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24
3#
发表于 2007-10-19 12:27:10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主题

183

帖子

1863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63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16:02:4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快门的初识
( J/ I6 R: y1 m/ E6 `* E% T: r2 t; H1 c) V
    上一节选集讲到了光圈和景深的关系,其实摄影说白了就是一个通过相机来控制光的过程,而光圈和快门,都是来控制暴光多少的方法而已!上节说到光圈值越大光圈也就越小,进光量也就越少,反之大家举一反三!暴光也就是取决于进光的多少,过暴会因为光线太强损失很多细节,弱暴却是光线太暗使得画面同样不尽人意!这就要求我们控制好暴光度,而暴光其实简单的来说是取决于光圈和快门的,上节讲述了光圈,这一节就让我们来学习下快门的知识!. Z$ `; p: `2 Z  w; W; u2 v4 `' v

7 z2 q0 j% t* r+ T+ U6 F5 w5 b$ ^: I    快门是一组做在相机机身内的一个装置(有些中、大型相机的快门是做在镜头上),用来控制每一张拍摄底片的感光时间。首先我们来看看一般相机上面快门的组合: : q/ u1 ~( p1 X" J2 Y/ a: Y

2 u6 q6 S4 j0 T$ V% J6 s: ~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专业相机快门值达到30~1/16000& J/ Q: I, J, L+ B% y  C3 m. E- n& j

+ Q+ J6 ~8 f7 W3 U3 E4 s$ ~7 c   上面每一组数字的单位都是秒,譬如 1 是一秒、 1/15 代表的就是15分之一秒、1/125 代表的就是125分之一秒,这个意思就是说每一次我们照相时,让底片曝光的时间。跟光圈一样,上面每一个相邻的快门值之间都有「一格」(或说是「一级」)的差异。例如 1/8 跟 1/15 两个快门相差了「一格」、 1/125 与 1/250 也有「一格」的差距。
8 U4 }3 {9 c; J
1 |* k* m4 X* I& u( ]. y    眼尖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上面的每一段快门时间,都是以倍数的方式在增减,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的时间都是次一段快门的两倍。越大值的快门进光时间越长,相对的让底片接受光量的大小就会越多,快门跟上一课谈的的光圈组合搭配起来,就是每一次我们拍摄底片曝光组合。 & T! k; c& Q% m! T

' g, G- F' |- y  T! Z$ ~8 H  以上相片就是用慢快门1/2秒以上,F2。8手持拍的,这样的快门和光圈的组合造成了烟花菊花状态!
/ I- Y$ N+ c: p& b" e. Z% i+ c# R' b
    打个比方,要是你想拍出夜色下,车流如丝带的效果,这就必须要你有三角架,有稳定的拍摄场地,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将快门打到10秒或者更长,这样在条件允许状况下你就能拍出那样的效果了。
' M/ Y. J3 M. k; B7 Q! c  o
# T5 n; W( |, l2 S. z; f   而以上的相片就是由于没开闪光,并且机器快门为1/2秒,F2.8光圈,手抖造成了数码相机常见的“鬼影”现象,因此在手抖的情况下,快门过慢那么就应该用闪光来防止抖动,但是却要损失主体背后的细节,因为闪光几乎会让细节全黑!
; x) U1 w" P2 }+ S1 t7 `' n% N; q2 u3 O' G" t3 T; L! Y
    因为DC相对传统相机来说,CCD或CMOS成相原理的不同,决定了快门时滞总会慢一点,所以DC拍摄时更容易造成抖动,也就我们常看到的“鬼影”效果,所以我们在购买长焦距的DC时,可以选择同时购买三脚架,对于更专业点的来说,可以选择购买快门线,当然DC自带的防抖功能也能帮助你降低几档快门的!/ b* L9 ~6 Z, _" l1 t: q

% _$ z' u7 J7 {& C2 C    一般单眼相机上面的快门组合还有一种称为「B快门」(就是在快门转盘上标示B的快门),它是藉由快门按下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每一次曝光的时间,所以没有一定的秒数,至于上面的快门组合同学们倒不一定要强迫自己把它背下来,不过倒是要记得每一段快门的差距都是一倍这样的观念。 象一般数码相机在LCD和EVF中就能直观的看出调整快门和光圈值后的效果,这也是DC能够越来越占领相机市场的一个原因之一!
* r) O, [7 G3 L4 e  i3 o5 H# X
" L" [2 Q. K4 H第三章 曝光EV的调整
丽达数码图文影像
QQ:397149652
探讨喷墨与影像技术,共同进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153

帖子

2153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53
5#
发表于 2007-11-17 21:01:51 | 只看该作者
请继续。学习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15

帖子

1765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65
6#
发表于 2007-11-17 21:21:01 | 只看该作者
很实用
xjyl.photo.pconline.com.cn
QQ:316499858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99

帖子

1809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9
7#
发表于 2007-11-18 21:57:53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主题

183

帖子

1863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63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9 22:34:5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曝光EV的调整
    前两节已经说到了光圈和快门的初步知识,其实很直白的说,摄影就是通过相机来控制光的过程,通过合理的构图和暴光来达到理想的相片!
    光圈和快门都是物理上控制暴光的, 而数码相机中的EV却可以通过调整相机内部软件来控制更合理的暴光度!应该说合理掌握了EV可以更好的帮助摄影者得到暴光更准确的相片。+ {0 D5 w' d" d, d
     很多玩家在挑选数码相机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到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率,像素,分辨率大小等问题,对于数码相机曝光参数的注意往往不够,而这确实数码相机拍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W( S% ?; N! f; P# f$ ^; ^  q; a. }
  说到曝光则不可能不提到EV——曝光值。曝光值与光圈、快门以及ISO感率有关,当ISO固定时,EV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特定组合。! F; Z' S% J; w0 ?0 p
  我们用一个光圈快门对应表来讲述EV的概念。8 R5 m1 {. F  D+ R1 E+ x
  第一行是光圈序列A,从f/1~f/32,而左边则是快门的速度,单位是秒,从1秒至1/1000秒。我们以 EV=6为例,从表中找出任意一个6,看它的行和列分别对应的数值,比如第8行第4列是一个6,那么它对应的光圈序列是F1.4,快门速度为1/30秒。EV光圈快门对照表
5 [7 x: w' n& H7 iev/ I/ S$ H# c1 @7 H+ c
光圈+ g7 d6 I- o5 I2 A7 G1 P
11 g# x' ?% M/ T3 G% S6 f! s
1.43 e0 v- |: v. n# z$ S% t& \
2
: ?6 |0 s! R7 V" l' S' j) h$ m* I2.8: `: [9 t: ~6 E, s  {2 z3 x
46 l* U6 u2 F. a; z  w, O5 p
5.6
/ M! i$ O' t6 f4 i) k8
) {& v' E/ Y' o8 Z/ b+ n11
. ^: l2 J2 j% K! A; f/ c164 k/ V* d+ O+ W1 P4 D
22
. {* e- e5 U# Q- E32; N5 N( ]' K; h+ z. s/ {
快门(s)8 J2 O5 r( w9 }
tv/XXX
3 G2 p! ^5 N. K: S0
  G) ]( k; R2 Y8 a2 C7 z$ F' Q1
  I5 Y1 v* t. R( R' Y5 s. p2. u+ L' k6 R/ H) w' d3 j
3
+ Z# {2 [9 |2 ~/ v5 z9 c0 p0 \4$ ?( J' @2 ?% w+ Y3 O
5
( t  P2 V; E  j+ e9 g% v68 N  X7 D' u) c5 |0 Y  F4 e/ C
75 @  D( U; w+ {' T0 u  H  F8 \  d
8) S, j# A# s0 z- h# z
9
; K- _  v, O! B+ a7 X10" }5 D# B: @3 a1 }" C. H
1
+ s, F6 t( C# q% D1 o  m1 S0 k- O0  r- u& j$ U; `1 k+ R! c. ]
0
. u5 G+ V* @4 X8 e% W8 Y% C1" @7 ~/ g# S0 Q6 G* h
2" x& u6 B) L% V/ C: T5 r
31 q, Q; m7 w5 H( N+ Z
4
/ k" N) ?/ x6 |6 @; j5
, ]0 q7 c  X4 k69 ]3 i1 O9 T/ x8 H( K6 p
7
3 s* j2 ^2 n2 o: Q& K  r8/ f5 M7 M, L- I; e
9# m  t/ Q" c5 _) y# [5 h
10% f* q+ E7 t. B& ?
1/2
- ?$ N/ ~+ E# K  J4 O1' h# U0 p( |3 d$ A( a! E6 s: _
1
( ^/ T4 q1 M# b  d: M  W4 ?2
7 o( C% |$ }. P/ U9 ?3$ G8 B) G, ?  d/ i  U/ P
41 P9 Z; E5 C: ~1 n
5) v3 E' n0 _" t5 M1 I2 i0 y/ D9 U3 x4 i
6) N8 G, X& W" K& v2 j
7* k1 T6 f4 C# r/ S
89 @% J8 D+ |( j* M% e  p
9
0 @& H( _8 Y5 c& w9 n4 p2 o" o10) @' {/ R' S4 s  |, v% m- z
113 {. A( K! W2 X" S8 M
1/4
  {9 _- N5 Y4 M8 E3 [/ E0 W6 j2
9 K6 T" M# n+ k: }21 E9 o, P* f# `+ S; H. N5 P
39 J/ n/ S! s& C+ q3 H
46 d# Y8 ]! d( V+ H3 A
58 e" L, C! N$ W% s7 B: w: R
6# c3 t; i. E) Z" D! q
71 N# I" x/ J/ D+ F' b, f
8
( q) F- E5 h8 Z7 b90 \* j. z' [7 V# {, ?8 W
10; i! `( A1 i, R" i5 B( B% r
110 D5 g  u1 Q+ x& V; D1 _
12
. V  c& y+ N% I+ Y) s1/8
  b& f( @% L  }7 c. F3 i# D  K3
4 d& Q1 ^* K0 u& j1 G* i& ~3: D6 q# [1 b5 k4 k/ C; {
40 ^* T% T3 R9 \4 e# y4 k# q8 F
5
1 f& p- ?! O" U0 A; P0 V0 @2 L6
! D3 i7 |! J8 y7& n5 u: P5 m8 x9 O; }
8
2 e, `8 p+ d# L" {% {+ ?' y3 H9# `* L: W0 H  R: G" U
10. G! C2 ?3 b: n2 n  L/ x0 D
11* F, ]& Q+ r, K% g. p: ^! Y
12
! R4 B$ o; z% S$ Y+ e. U. l2 V" }4 k13
; C5 ?1 y+ J2 v3 y1/15! t- B% {4 O: h. ?, E1 i
4
! f1 e. }. f8 e9 [* O3 E2 {4
( l3 Y8 {2 ~3 V/ H  j5
: E/ G5 b, g* N! R6$ N( O/ k5 t0 ?% t
7
. N& R8 s  `) G: s$ V, v2 \8- @6 E6 R, I5 z, R7 ]) c
98 _. R7 E2 c  E4 J$ R
10
6 n/ G1 P7 H" U" r" e# R11) @* p0 H6 o& R9 F
12. h/ Z" j8 ?  V! w
138 K: T% h9 N% Y! l5 t
14& C8 O' @/ W# t* Z& u, O& T
1/30
: b0 D$ r' z5 h' y, q' i: E6 K+ C: b5- O) b: o, M+ s# d& e/ ]; ~' b
5
* }* i( D+ j1 Z; ?- E6
# R3 L3 f& o- F' Q7
4 X4 M% A$ z( S  r' M  @* L8
: [" b1 K9 @7 i5 V. |# L* E90 \( ^7 n: o4 ]0 s, c5 y4 }3 G
100 \* \6 L5 {5 Z7 ]6 [# [9 F
11
( Z0 Y/ h( s0 C0 m9 C( k120 _0 Y9 ]# c9 d" b" X+ k4 ]
13
0 [) A7 Q/ }0 ~4 @* J$ a4 g14: [& X! K2 @# i
15- m8 w1 S8 U8 b7 f* \" H
1/60  i# Q6 d/ B, u7 g  j
6% z  Z0 m6 A% q! Q( p' @
6
8 q7 x# `- F) l/ h% r2 \. v7/ `! M! [6 k; r# M
8
" s/ }& U# X/ j$ ?94 q6 @$ r6 a- J& ]% D
10! V" h! |" E( V- b2 j
11
7 m% M& \/ v: O: l8 H" y12+ n( @1 O4 ?5 M! p3 X2 p
13* [' g, k$ N; b) ^' {) M7 M- ?
147 g( t# c/ E6 u2 h7 u8 m
150 j4 g3 _7 @$ a, N+ }1 |6 T5 t0 u3 v
16
9 W& T4 S' K( `' v) |: j6 ^9 u$ u1/125
  j) Q, p- J5 S# R7: |- n/ ]4 Y9 |0 I2 r
72 T. ?) x$ ~5 L  n- B# }
8
$ M/ |/ o" R2 L6 W. P2 M96 V( ?" y9 T# y' r8 i: `% d
109 Q0 {+ ^% ~$ `9 f3 ^% X; d# a
11. B2 |' G( @' O" P0 Y: S2 I
126 I+ |# `5 E0 i4 P7 ?2 G
13$ _+ q1 Y+ l% \+ h
14
0 V# U' B, u  H9 A5 `# V) p15
2 f/ I' S2 Z) x3 k4 Q16  K: b$ g3 u; J. \3 K
17
7 b, h9 c6 {+ V- i6 s( N1/250
. C2 t7 q" K5 v1 j$ U4 r8 d8
, W7 F4 C& ^4 T, _; n2 }81 r/ z* a  T% g; f' r3 |2 l- ~! M
9
% [" d+ l" j" o9 x0 N! G! g7 u10
+ b) ^* T8 t+ B% D115 i- d: |" K- l! B3 m/ i, ]  h
12! a' r7 p$ @$ D& M
13" v$ o6 W4 b% h+ j
14
7 r; ~' y+ h: |8 s: _; U- \* y! ^7 K154 f4 O, b4 T% ]. C) ?8 |
16
6 f1 q- a8 `2 E) [9 D+ M17$ r( G) [0 N+ L) p
18
: l0 S. x$ Z( @# U5 s" a# S9 ?' o- b1/500
  |$ ]' g6 m! M3 ?4 \. N3 J9
7 T5 a6 m- t  Q6 ^  b* t92 Y$ V# Z3 ~5 ^, u% V8 h+ N
10
' t7 Z' `# `' e- U' [1 s( W11; b* r- [: I1 }, a& y% W
126 P- [& S+ i$ R& ^2 S- T
13
0 c6 u/ @: a! [) o9 W14% F5 @/ P3 [8 e9 @
15. L. m8 L0 z" f8 o5 P2 Y) H+ H
16
7 o( H. J0 y6 i: E$ U17
" x" A5 O  Y5 D; b) G6 H( g18" j& N& i' o5 x& E( n
192 l# }5 g5 D4 y9 }
1/1000' l' S" R7 `8 ]
109 d% ?) L6 x+ ~) w7 B- ~0 `3 Z" Y
10: q/ Y% k, B, }( x  Z  {/ }
11" p& D; n  n2 A& B3 v( k: F6 _4 j
12
& V( c* |" Q0 a5 g13
; Z, |* a! G2 J* E4 F! ~1 ]5 U14" U# @! g; Q# q
15
  u/ G! @4 o# v16- ~) Q; v* f5 ]! u) O
17% z4 \! I$ n  X. t; Q
18* H/ \6 l7 q, f* ^3 h" Z1 x* A" j0 u
190 i! d$ e. a& j/ x2 ]1 f! t
20
9 l% n9 {2 u2 Z1 f  这个表很简单,大家应该很快就看懂的,不过普通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大多在f/2.8~f/8之间。& K1 k) D1 p5 d! H: U7 h
  玩过数码相机的人都知道有曝光补偿这一说法,曝光补偿分为正补偿和负补偿两种。正补偿即曝光量要增加的意思,标示为EV+;负补偿即曝光量要减少的意思,标示为EV-。而从表中可以看出,EV0是1秒、f/1的组合,EV20是1/1000秒、f/32的组合,可见曝光量最大值是EV0,最小值是EV20。这和数码相机中正补偿、负补偿的表示方式恰好相反,也就是说正补偿EV+,其实EV值要减小;而负补偿EV-,EV值要增加。
; [7 Y) l) H1 b' ^ ' G* J. c/ i$ K# j7 k4 U) C/ M
数码相机的曝光模式# _, z; k6 Z/ h1 u" [) f

9 K& s; v1 F  X3 t7 D6 h! b
) ~3 p& ?1 s% S6 m& r; |
  现在的数码相机曝光模式一般分为两种:程式自动模式和全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 V* `+ a/ m. M" I4 G5 u( \' M. E7 W
8 E5 n3 X; R% c& I* Z# u6 l
  光圈优先模式是指由拍摄者人为选择拍摄时的光圈大小。由相机根据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为选择的光圈等信息自动选择合适曝光所要求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动、快门时间自动的曝光方式。这种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如拍摄风景、肖像或微距摄影等。它的优点是可让拍摄者根据需求控制景深。
# L. F3 g# y0 G+ m
  M2 B; \" k2 r% B/ M  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是指在拍摄者选择确定快门的基础上,由相机根据测光信息、CCD感光度和人为设定的快门时间,自动选定正确曝光所需要的光圈大小。即快门时间手动选择,光圈自动调定。在该模式下,大多数相机无论是手动选择快门时间,还是相机自动调定光圈系数,都会在LCD屏幕上和取景器内显示。
) S. i  p. y6 W0 ?2 z" j

/ L& b2 A3 {/ X7 B, w  手动曝光模式下拍摄需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节,可惜有此功能的数码相机不多,不过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部分用户对于曝光调整的需求。有曝光补偿的数码相机能使相片的明暗度得以改变。. t6 L" b: n& _0 E/ }! ?3 p  A- S

  L6 c- o# ~7 {! [1 v  用自动曝光模式在大多数光线下都可以拍出不错的效果,但严格地说,自动曝光的设置并非在任何光线条件下都可以完美地完成曝光控制,它也有一些自身的缺陷,由于所拍物体处于不同的环境光线下,因此如何正确控制曝光显得至关重要。闪光灯、反光板等自然非常有用,正确使用曝光补偿是对这一缺陷的最好补偿,使相机能拍出高质量的图像来。现在商用数码相机一般均提供曝光补偿功能,调节范围则一般在±2.0EV左右(一般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值的步长是1/3EV,有些是1/2EV)。一些较好的数码相机还具有自动曝光包围拍摄(AEB)功能,也就是在用户自己设定的自动曝光补偿的步长下,连续拍摄3~5张照片,让用户从中挑选出效果最接近实物的来,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闪光灯在开启AEB功能的时候无法使用。.
( r7 i+ E2 R* B0 }) [' H
# q- M3 ], `7 t# M& a1 T& A$ X/ k  对曝光作出怎样的调整还是决定于摄影者本身,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什么时候该加大补偿、什么时候该减小补偿”。选择什么样的亮度最终是由摄影者的眼睛来掌握的,但也有一定的原则:一般来说,白色和高亮度多的对象,应增加补偿;黑色和昏暗的区域广的对象,应减小补偿。4 t7 y' A; H; f; U4 \+ B: d
  }6 R% y4 j; D6 x7 q9 h; C" m8 X
  
第四章 ISO值光圈快门关系和运用

8 Y% t; l2 O4 y& U) g2 R5 f9 Q4 C% A4 Q. e" T" |. a0 l
[ 本帖最后由 fulida 于 2007-11-19 23:24 编辑 ]
丽达数码图文影像
QQ:397149652
探讨喷墨与影像技术,共同进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292

帖子

1822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22
QQ
9#
发表于 2007-11-20 17:28:4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 }& p7 w7 s6 w; I' p# j4 @
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期待下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292

帖子

1822

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22
QQ
10#
发表于 2007-12-10 09:28:0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还没写完吧5 q8 a9 P: |$ z- ]
等待下文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喷墨论坛 ( 沪ICP备05013984号

  

GMT+8, 2025-2-19 07:06 , Processed in 0.3574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