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N style="FONT-SIZE: 12px">2 I6 a% ]' |) z' n% E# M$ t
' |% L' \* K( |& o! t8 v- D
在印刷过程中,连续调和半色调图像都是由网点的疏密来进行调整表现的。而通过将CMYK四色的网点混合,则可以表现出无穷多的颜色。8 J w% U3 }4 C9 P C7 d/ j& Y
目前在印刷工艺中使用的网点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调幅网点(AM)和调频网点(FM)。
+ H* f0 c/ w7 |% P/ `$ w' ~0 v# B- g1 f1 G$ Y9 y9 Y6 |& h
调幅网点
+ Y" n# D. I9 X! w调幅网点是目前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点。它的网点密度是固定的,通过调整网点的大小来表现色彩的深浅,从而实现了色调的过渡。在印刷中,调幅网点的使用主要需要考虑网点大小、网点形状、网点角度、网线精度等因素。
. S0 `4 U) D+ U0 }2 j5 D3 p* {6 [& Z4 ~1 T4 T6 Q
网点大小
7 d7 E0 s8 l/ f7 }& m9 Y! A& M3 S& N2 x( v+ z8 |1 m _
q. I9 U1 u; U$ e* W: D& n2 V
3 t4 n- O6 O Y. S* l0 O
; Q% S8 E1 f+ }4 m网点大小是通过网点的覆盖率决定的,也称着墨率。一般习惯上喜欢用“成”作为衡量单位,比如10%覆盖率的网点就称为“一成网点”、覆盖率20%的网点称为“二成网点”另外,覆盖率0%的网点称为“绝网”,覆盖率100%的网点称为“实地”。
, {, H* u* b) }4 ?: E7 |2 o, I印刷品的阶调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亮调、中间调、暗调。亮调部分的网点覆盖率为10%~30%左右;中间调部分的网点覆盖率为40%~60%左右;暗调部分则为70%~90%。绝网和实地部分是另外划分的。
" ~4 O) r0 [" O" J" K2 a: x9 d$ [: R2 f. |
网点形状
2 ^& w& q0 @6 ^: X t8 o, `( f6 c. P1 U8 t' z
印刷中的网点形状不只是大家想象中的单单圆形一种,以50%着墨率情况下网点所表现出的形状来划分,可以分为:方形、圆形、菱形三种。
* {0 w5 ?# N, z- m
0 l* E2 h1 ~2 k% K2 I* B) c
6 O4 g5 r6 L# c3 t' y$ v/ J# y. T. e! c
方形网点在50%覆盖率下,成棋盘状。它的颗粒比较锐利,对于层次的表现能力很强。适合线条、图形和一些硬调图像的表现。) U9 z+ [1 _6 ~2 i# k
圆形网点无论是在亮调还是在中间调的情况下,网点之间都是独立的,只有暗调的情况下才有部分相连。所以对于的采层次的表现能力不佳,四色印刷中比较少采用。0 Z* [' r. D# T0 A; Z1 A! s( q3 g
菱形网点综合了方形网点的硬调和圆形网点的柔调特性,色彩过渡自然,适合一般图像、照片的表现。# H5 r7 C u3 D
5 z$ W8 f- ]# y8 ^ v
网点角度
3 ]1 h% C( d2 M7 M$ c8 y9 k9 @印刷制版中,网点角度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错误的网点角度,将会出现干涉条纹。
& T" G& v* t3 q8 [. y: A5 a1 u4 D: r常见的网点角度有90度、15度、45度、75度几种。45度的网点表现最佳,稳定而又不显得呆板;15度和75度的的角度稳定性要差一些,不过视觉效果也不呆板;90度的角度是最稳定的,但是视觉效果太呆板,没有美感了。
: o$ c' ?0 u" ?5 s; |6 R( h! a
G5 p1 r1 K* h m9 W; H
^0 L3 S; p% B* T) o) \
3 w+ [* l" K0 B q% ]7 v7 `2 p( \9 o% H! F/ f+ p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网点套在一起,会有相互的干涉,当干涉严重到影响图像美观时,就出现俗称的“龟纹”了。
( H/ Q/ i$ l& U) l一般来说,两种网点的角度差在30度和60度的时候,整体的干涉条纹还比较美观;其次为45度的网点角度差;当两种网点的角度差为15度和75度的时候,干涉条纹就有损图像美观了。
- i! I4 P# y/ f, L1 {( S# X/ `" @2 s. f E2 P1 F0 X0 h
: t+ E, G j1 D$ Y" B+ G/ I
- H2 a# h4 ]8 c9 |# F
7 b) Z4 M" H. Z- d7 |- A网点线数
: I" b3 Q7 ~' w9 `. y; @& i* n网线数的大小决定了图像的精细程度,类似于分辨率.常见的线数应用如下:+ c0 W9 h8 G( H! M
10-120线: 低品质印刷,远距离观看的海报、招贴等面积比较大的印刷品,一般使用新闻纸、胶版纸来印刷,有时也使用低克数的亚粉纸和铜版纸。
; X3 c9 _& a: f# _' l0 H' ]' p4 j! y150线: 普通四色印刷一般都采用此精度,各类纸张都有。
) |% @. j! t0 o& n( {9 B/ E4 Y# }2 `! g175-200线:精美画册、画报等等,多数使用铜版纸印刷) u& \6 W: Q# i2 S
250-300线:最高要求的画册等等,多数用高级铜版纸和特种纸印刷。7 c( j- f' D, e" S r2 v- D3 y
调频网点' X# }3 l# d- L3 }3 d
' ~ z, g: y3 n( d5 J7 h9 g调屏网点是90年代以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加网方式,它和调幅网点不同之处在于:调屏网点的网点大小是固定的,它是通过控制网点的密集程度来实现阶调。亮调部分的网点稀疏,暗调部分的网点密集。: T9 d8 e& x; G& p- a S
. O! A$ ?8 x) s, l7 u; r0 ~
) S7 X Q |$ R$ U& D
2 p" w% j6 n( m" l/ V6 A) v& p& I: M* m8 A& I' S! |
从网镜上看出多少成网点。6 Z3 L) f5 H" z1 a+ G: e2 o
; r7 r2 l+ `) W- c一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3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a! ^; k5 I- \! p6 S
1 j {) S' ^0 W- x, |0 R二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2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Z B9 a* e, E; D9 ^3 R: a
( N7 n* u, o/ n6 @+ s R
三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1.5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 q8 C; N: f+ {. W% u! n
3 x4 l. m1 [2 g+ o3 B/ _四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1.25个同样大小的网点。
/ G: ~0 u# l3 }7 p5 }0 F( v+ b% u- D/ k) c+ \ ^
五成网:对角的两个网点之间刚好放下1个同样大小的网点。2 _4 m3 d; D( N* g/ ^0 Y% H" k
: i u6 B8 u/ w2 [0 e1 Y
一成网跟九成网相对应。二成网跟八成网相对应。三成网跟七成网相对应。四成网跟六成网相对应。只是网点的大小跟他们之间的距离刚好相反。
# b, x8 h) L0 o( m) @# q2 T: Z) @
: F, H- T+ u0 j. n$ x" e' v+ p& q(一张300分辨率的位图,我们知道他是说每英寸由横竖各300个方形的象素点所组成的图像。图放大后,就会发现是由无数个大小不等的网点组成的由于印刷品是由网点组成的,故印刷图像加网线数是指印刷品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每英寸的网线数,即挂网网线数。称为网线数是因为最早的印刷品网点有线状的。挂网线数的单位是Line/Inch(线/英寸),简称LPI。例如150Lpi是指每英寸加有150条网线。给图像加网,挂网目数越大,网数越多,网点就越密集,层次表现力就越丰富。网点越大,表现的颜色越深,层次越暗;网点越小,表现的颜色越浅,表示的层次越亮。线的精度(Lpi)不是和分辨率(Dpi)1:1对应的,比如150线的图片就要求300Dpi左右的分辨率。分辨率是线数的两倍左右。如果不注重理论的话。可以理解为菲林或油墨的密度啦!)
/ ~8 R- T$ z* M, A% O9 U7 S6 ]' ~' K
间色:由二种原色混合型配制的混合色称为间色或二次色,如R、G、B、M80%、Y70%、C20%、Y80%等都可称为间色。间色又称二次色( D! X9 e6 h6 X# P6 `6 S
+ ^) F9 y; L0 L$ h& m复色:由原色与间色混合,或两种间色混合产生的颜色称为复色或三次色。实际上复色是三原色的混合,只不过是以一种原色为主进行的组合。3 U, ~+ ~! @8 W7 X [' X
) h) A0 N( u/ g; }* L4 o; C补色:两种色料混合后,呈黑色,则这两种颜色互补,三原色中的任一原色与其它两原色混合成的间色,即为互补色。例如M与G为互补色。两种色光如果混合以后形成白色,则它们互为补色。</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