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标题: 请大家都谈谈自己的体会,为什么现在打印的照片还不能取代激光冲印的照片? [打印本页]

作者: FXF7    时间: 2007-2-13 12:13
标题: 请大家都谈谈自己的体会,为什么现在打印的照片还不能取代激光冲印的照片?
现在打印机的发展越来越快,打印照片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可在市场上为什么还是竞争不过激光冲印的照片呢?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经验体会?以下有几个选择,请大家选选,接下来我会把收集到关于激光冲印的彩色成像原理和打印的彩色成像原理,和人肉眼对彩色影像的成像原理的一些技术资料发给大家!

1.清晰度不如激光冲印
2.色彩还原不如激光冲印
3.打印的照片表面不如激光冲印的亮.
4.客户担心保存的时间不如激光冲印的长.
5.打印的照片表面处理很麻烦,裱膜后客户不认可.尤其是6寸,7寸的小片.
6.市场上一时人们的心理还无法接受.
7.成本太高.
作者: wdgs007    时间: 2007-2-13 12:50
不为什么,速度,成本、效果都不如激光,所以替代不了
作者: 零缺点    时间: 2007-2-13 15:05
偶们这里普通的激光冲印效果并不好.
不过还是竞争不过激光冲印,
主要就是光泽度,照片的细腻程度要差很多.
作者: fosti125a    时间: 2007-2-13 19:59
如果喷墨打印机同激光冲印机的设备价格一样的话就可以平起平坐了.目的相同,手段差别巨大.
作者: tomy3000    时间: 2007-2-13 20:05
打印片主要胜在色彩饱和度上,激光片颜色很暗淡的.
1.清晰度不如激光冲印<R230自己不大比得上激光,也许高端一点的打印机能比>
2.色彩还原不如激光冲印<色彩还原没得说,已经远远将激光冲印>
3.打印的照片表面不如激光冲印的亮.<表现可以处理,而R800就有亮光色了,>
4.客户担心保存的时间不如激光冲印的长.<你担心吗?你不担心就OK了,颜料墨水保存期还是能达到照片的保存要求的>
5.打印的照片表面处理很麻烦,裱膜后客户不认可.尤其是6寸,7寸的小片.<不知道你的麻烦具体指什么?客户为什么不认可?>
6.市场上一时人们的心理还无法接受.<主要靠你去引导了.车子还分拖拉机和奔驰宝马呢,难不成是打印机就一定低档次?>
7.成本太高.<个人感觉和激光持平.>
作者: ibm83    时间: 2007-2-13 22:08
术业有专攻。仅此而已。
我就准备上数码冲印设备了,专做小幅面,方便,快捷,效果好。
大幅面的再交给打印机来弄。
作者: digiart_ca    时间: 2007-2-13 22:12
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 而是谁压过谁的问题, 技术上已经难分伯仲了, 接着就是看消费者的态度了, 在北美地区, 打印的照片已经远远超过冲印方式的了, 连冲印界老大柯达也跟风今年全面转研发喷墨打印机, 这里面关键有个平台匹配问题, 现在的照片大多数是数码照相机拍的, 传统冲印需要把照片(底片)交给冲印店,然后取回照片和底片, 数码相机没有底片,也不可能取回(底片). 所以很多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最好选择就是自主的照片打印机来输出照片.
作者: ELA    时间: 2007-2-14 09:53
在我周围的顾客,凡是看到我出的照片,都说更好、更真实。在我这喷印过的顾客再也不去柯达了(在离我店三条路口有一中规模的柯达),还有我印的照片95%是数码单反照的。再有我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国内经济发达地区。
作者: ELA    时间: 2007-2-14 10:19
忘了说一个关键:1、喷印片,好相机和差相机不后期处理的情况下,出来的照片质量差别很大;2、冲印片(RGB曝光类),好相机和差相机出来的照片不太明显,尤其是小尺寸片上更不明显。

打字太麻烦,说的不太详细,理解着看吧。
作者: FXF7    时间: 2007-2-14 12:16
标题: 发点银盐照片成像原理的资料,
曝光并经冲洗加工后能得到彩色影像的卤化银感光材料
   [url=]成像原理[/url]  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当通过三棱镜后便色散为一条彩色光带,称为光谱。光谱由单色光组成,其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它们均有特定的波长(见表[url=][可见光谱各色段][/url])。在色散不充分时,白光仅分解为红、 绿、 蓝三种色光,它们各占整个光谱的三分之一,这三种单色光即称为原色光。从白光中分别减去三种原色光可相应地得到黄、品红、青三种补色光,即:
              白光-蓝光=黄光
              白光-绿光=品红光
              白光-红光=青光由补色光等量相加可得到另一个原色光(见彩图[url=][图1:三补色光的减色法原理][/url]、[url=][图2:三原色光的加色法原理][/url]、[url=][图5: 银漂法彩色感光材料结构及成像示意图][/url]、[url=][图6:染印法浮雕片叠印过程示意图][/url]、[url=][图7:采用染料―显影剂的一次彩色成像材料结构示意图][/url]、[url=][图8:采用染料放剂的一次彩色成像材料结构示意图][/url]),这一叠加法通常称为减色法。即:
              黄光  +品红光=红光
              黄光  +青光  =绿光
              品红光+青光  =蓝光
   三种补色光以不同强度混合,可产生一切天然色光,这是制造彩色感光材料的减色法原理。另外,由原色光等量相加可得到另一个补色光。这种将原色光叠加而得到各种色光的方法,称加色法(见彩图[url=][图1:三补色光的减色法原理][/url]、[url=][图2:三原色光的加色法原理][/url]、[url=][图5:银漂法彩色感光材料结构及成像示意图][/url]、[url=][图6:染印法浮雕片叠印过程示意图][/url]、[url=][图7:采用染料―显影剂的一次彩色成像材料结构示意图][/url]、[url=][图8:采用染料放剂的一次彩色成像材料结构示意图][/url])。三种原色光以不同强度混合,也可产生各种天然色光。
   加色法原理制造彩色感光材料曾在感光材料发展的早期采用过,但其制法复杂,且成像质量较差,后为减色法原理所代替。现代的彩色感光材料除极个别品种外,都是按照减色法原理来成像的。
   [url=]结构[/url]  现代的彩色感光材料都采用多层结构,即在片基或纸基(见支持体)上涂有多层感光乳剂。每一层乳剂都有特殊的性能,并能在冲洗加工后显出一定的颜色。通常,彩色感光材料都含有三种乳剂层,即能感受蓝光并在冲洗后显出黄色的感蓝层或成黄色层;感受绿光并在冲洗后显出品红色的感绿层或成品红层,以及感受红光并在冲洗后显出青色的感红层或成青色层。它们的排列顺序则按感光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而有所不同。彩色胶片的结构比黑白胶片的结构要复杂得多,除了其中要使用几种成色剂以外,还需通过多层涂布来实现。
   彩色感光材料的各乳剂层中分别加入成色剂(黄成色剂、品红成色剂和青成色剂)以达到上述要求,曝光后经彩色显影同时得到银的影像和彩色的影像,再经漂白将影像中的银氧化为银盐,最后经定影同时去除影像中的银盐和未曝光部分的卤化银,即得鲜艳的彩色影像。
   [url=]主要品种[/url]  彩色感光材料按成像原理可分为彩色负片、彩色正片、彩色反转片和相纸;按用途可分为彩色民用胶片和彩色航空红外片;按结构和加工方法可分为银漂法彩色感光胶片(主要有负片、正片和相纸)和染印法彩色感光胶片(主要有反转片)。
   [url=]彩色负片[/url]  应用于拍摄客观景物的彩色胶片,具有较高的感光度和较低的反差,其一般结构:上层为感蓝层、中层为感绿层、底层为感红层。在上层与中层之间有一黄色的滤色层,用以滤去蓝光,以避免蓝光对中、底层的干扰;现代的高感光度彩色负片中感绿层和感红层都是由二三层感光度不同的乳剂层组成。由彩色负片曝光以得负像,再印放到彩色正片或相纸上以得正像的整个过程是彩色感光材料的负-正过程(
作者: FXF7    时间: 2007-2-14 13:06
标题: 发点银盐照片用的相纸的资料
感光相纸就是在全黑的环境之下,把含有卤化银晶体的感光乳剂,均匀地涂在白色纸基上的一种摄影用感光材料。将相纸依材质区分,可以分成两大类:  1.传统的『纸纤维』相纸浆(Fiber-basedPaper)或『纸基相纸』它是把感光乳剂涂布於传统的纸浆纤维上,具有最高的影像品质与历久不变的特性。(简称FB相纸)
  2.人造的『聚乙烯』(Polyethylene)涂於纸的背面,以防止化学药品穿透纸基的『树脂涂布』(Resin-coated)相纸。它可以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彻底的水洗,适合『自动冲洗机』的处理。(简称RC相纸)一张处理良好以FB相纸制作的照片,具有极佳的耐久性。RC相纸在色调的表现上比不上传统的FB相纸。
  RC相纸与FB相纸的构造有什麽不同?
  所谓的FB,也就是在黑白摄影当中所使用的一种相纸,一般称之为纸基相纸。而FB,是Fiber-Base的简称。所谓的RC,习惯上也直接称之为RC,是in-Coated的简称。
  早先,相纸大都使用FB,相较之下,由Kodak公司发展出来的,较新的C相纸,虽然也是广受欢迎,可是,受到较多的质疑。这个质疑,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保存性的表现,认为RC的保存性较FB要来得差一些。另一方面,是对於RC相纸在影像表现能力方面的怀疑,认为RC不若FB,不能充份表现影像的阶调质感。
  相纸,基本上,可以只有两层结构。一个是能够感光并表现明暗的银盐乳剂层,另一个则是用来负载银盐影像的基底,通常,也就是纸基,我们称之为Paper Base。
影像的“黑”,是由银粒子的浓度来表现,银粒子愈密,就愈黑。而影像的“白”,其实也就是完全没有任何银粒子附着在其上的地方,也就是纸基的部份。所以,纸基的颜色,决定了这张相纸在“白”色上的表现;纸基本身有多白,该影像所能表现的“白”,就有多少。
  因此通常,我们会在纸基与银盐乳剂层之间,加上一层白色的物质,这种物质,最常使用的,是BariumSulphate,中文应该是称之为硫酸钡。之後,为了保护影像,在银盐层的上头,还会再加上一个保护层。所以,传统的相纸,这儿指的也就是FB相纸。
  RC之所以称为RC,就是因为有加上一层PE所致。PE是Polyethylene的简称,一般俗称为塑胶树脂。而二氧化钛,TiO2,在这儿的角色,等於是FB当中的硫酸钡一般,作为相纸当中的白色部份,其实也就是俗称的“白化剂”。在RC当中,之所以改用二氧化钛,是因为硫酸钡和PE的黏合度不是很好。
  FB跟RC的差异,其实不大。特别是,位於“白化剂”的上面,对於影像最具有决定性的银盐乳剂层,根本都是一样的。那麽,其他结构上的差异,会让RC有着怎样的特性呢?首先,在暗房作业上,因为RC相纸在纸基的上下两层,都PE隔开,因此,除了相纸的边缘之外,药水不太会侵入纸基层。这一点,会使得RC的纸基部份,一方面不用担心会有大量的药水浸入,使得残馀的药剂留在纸基里头,而且,水洗的过程,可以大为缩减,并且事後容易阴乾。此外,这也避免了相纸因为吸收不必要的药水,而产生膨胀的现象。要知道,纸基的作用,是给银盐影像提供一个稳定的基底,如果这一个基底本身不稳定,不管是热胀冷缩或是什麽其他的因素造成基底变化,对於其上的影像,都是不利的。还有,FB的相纸,因为没有防水的PE保护,显影定影的时候,会吸收大量的药水,水洗的过程,又必须耗掉大量的药水中和其残馀药剂,而且必须较RC相纸耗用更多的时间以保证水洗过程的完全,而这个过程,也提高了FB纸基的基底部份因为吸收过多的水而产生的膨胀效应。因此,就这一方面看来,使用RC相纸,在暗房作业上,可以避免掉许许多多的困扰以及风险,不像FB相纸需要如此的小心翼翼。就是因为有这些个好处,一些初学者喜欢以RC相纸作为入门的选择,求其来洗相片,求其节省时间以及材料。
  在保存性方面,如果诸位手边有一些旧的相片,不妨留意一下,一些十几二十年的黑白相片,其相纸具有影像的这一面,是不是已经有龟裂的现象,我想,不少旧相纸,上面的影像都已经不完全了,即便上头的影像尚未褪色或变色,可是,负载影像的纸基,已经有明显的龟裂与皱折。FB相纸的硫酸钡与凝胶混合之後涂布在相纸上,其性质事实上是相当脆弱易折的。我们也可以说,由於其界面间的性质有着比较大的差,FB相纸比较不耐弯曲,任何的弯曲,都可能造成损害。反观RC相纸,因为本身相当富有弹性,等於作为两种界面之料是否适合久置,我们甚少去注意到相纸本身,也几乎未曾听过同样采用RC的彩色相纸发生什麽龟裂的情事。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RC相纸出现得不够早,还没有碰到这种事情。我只能说,印象中,有看过杂志报导,PE的材质,即便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A也不会有龟裂的情况发生。


作者: odmeng    时间: 2007-2-14 13:49
学习了
作者: f666    时间: 2007-2-15 01:35
好论文
作者: elan    时间: 2007-2-15 16:10
看晕了哦
作者: 阿渐    时间: 2007-2-15 21:40
胶片还是要到激光店冲印,不过要找好一点的店。数码打印比较方便,可以自己控制。不要一味相信激光冲印,有的店只是在传统机器上装一个数码片夹。
作者: 咚咚    时间: 2009-5-6 13:27
学习
作者: 丽人摄影    时间: 2009-5-6 17:00
北美那些家伙用原装墨当然和冲印有得一比了,我们用不起原装墨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往冲印店跑吧。
作者: heiye5660    时间: 2009-5-7 08:54
学习了,正在开个打印照片的店
作者: jifeng8383    时间: 2009-5-7 11:30
发银盐照片的哥们估计没在激光店做过,照片早就不含银子,收废水的都死完了
作者: goldgoat    时间: 2010-11-12 10:30
激光照片几乎全面不如喷打的
作者: zhuzhu8888    时间: 2010-11-14 13:11
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激光出来的是照片,打出来的只能是图片了。




欢迎光临 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http://new.ink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